注册 登录
  • 首页
  • 政策文件
    1. 三大聚集区
  • 资源池
  • 工业APP商城
  • 服务商
  • 开源社区
  • 智能制造
  • 项目申报

5G如何演进?6G前景如何?三位院士同台探讨→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5

12月6日,2023世界5G大会将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5日,大会先导论坛“Tech Talk 2023创新技术论坛”围绕“融合创新提升价值空间”主题,探讨数字技术的走向及在跨界融合中如何创新演进,如何解决行业壁垒、如何协力推动形成融合创新发展新范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国际组织纷纷加强5G-A(5G-Advanced)的演进与6G的研究,强化技术布局和资源投入,努力构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发技术优势,夯实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以5G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横向融合,交叉发展,尽管还面临种种挑战,但已林林总总勾勒出许多努力方向,这其中,太赫兹技术与智能超表面技术尤为引人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是我国太赫兹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被广泛引用,他利用多种新型材料及微纳结构材料调控太赫兹方面进行的大量研究更具广泛的应用价值。


姚建铨强调,5G向5G-A和6G的持续演进,对网络带宽、传输速率和时延等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6G时代,网络能力将呈现指数级的增强,全球主要经济体围绕太赫兹的竞争已开始。在国内产业链各方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太赫兹的研究水平逐渐提高,解决基础问题的同时,器件、装置、系统逐步建立,为真正的系统应用做好准备。


姚建铨认为,虽然人类尚未充分认识和应用太赫兹频段,但赫兹已走出实验室,除了移动通信/雷达通信领域之外,基于指纹特性、隐蔽性、安全性等特点,太赫兹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太赫兹是沟通5G到6G的必要手段,姚建铨表示,迈向6G及未来通讯时代,5G-A作为先头部队已先走一步,需要时太赫兹会跟上。


巨容量、巨连接、泛应用……6G给产业界展现的前景极为诱人,但要实现愿景,仅有传统方案的持续演进还不能应对挑战,更需探索变革性与颠覆性技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铁军看来,智能超表面(信息超材料)是解决6G技术挑战的途径之一。


早在2014年,崔铁军团队就突破超材料国际惯用的等效媒质表征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数字“0”和“1”的空间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及其调控电磁波的新方法,在国际上开创了信息超材料这一新领域,其典型特征是,可以对电磁波实时可编程调控;可以同时调控电磁波和处理数字信息,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很容易和AI算法和软件相融合。


崔铁军介绍,基于这几个特点,从2014年概念提出伊始,团队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信息超材料体系,并在多个应用领域推进落地。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东南大学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等产业合作伙伴,承担的杭州市智能亚运重点项目“基于智能超表面(RIS)的新型移动通信技术”在主场馆等多个场馆正式部署,一块不大的RIS板,通过精准控制的基站无线信号,足可覆盖1万平方米的扇区。


工业APP补贴券申请流程

主办单位:宁夏中小在线资信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宁安南街490号育成中心一期六号楼

收费标准:宁夏大数据和软件行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服务收费标准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1092号  宁ICP备16001670号-12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